春雷喚新綠,蔗海涌春潮。在柳城縣東泉鎮種畜場1300畝的廣袤土地上,鳳山糖廠傾力打造的第二個甘蔗良種繁育基地正拔節生長。東泉鎮作為鳳山糖廠最大蔗區,通過良種推廣和技術支持,能帶動周邊更多蔗農科學種蔗、增收致富,讓“甜蜜事業”煥發蓬勃生機。繼太平園藝場甘蔗良繁基地成功示范后,這座輻射能力更強的新基地,將以“雙核驅動”模式串起甘蔗產業升級鏈,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脫毒種苗技術:從實驗到田間,激活“甜蜜基因”
糖料蔗脫毒種苗是指通過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去除糖料蔗種苗中的病毒和其他病原體后培育出的健康種苗,相比傳統的蔗種,具有用種量少、分蘗力強、產量高、病蟲害發生少等優點,其發芽率達95%以上,可提高單產約20%,蔗農無需再將種苗切種,便可直接種植,節省人力和時間。
作為“種子芯片”的源頭,位于柳城縣太平園藝場的甘蔗良繁基地,承載著脫毒種苗技術的核心使命?;貎却罱艘粭l脫毒種苗加工生產線,為春耕備耕提供種苗保障。工人們先將蔗地里砍下的蔗種進行剝葉,運到糖料蔗切割機上,切成30厘米左右均勻的雙芽蔗段,切割好的蔗段放入藥水池里浸泡,經過藥水浸泡后的蔗段,運送到東泉種畜場供應種植,形成“老基地育良種、新基地擴產能”的協同格局。
全程機械化種植:智慧農機重塑“甘蔗流水線”
在柳城縣東泉種畜場廣袤田野上,工人們搭載著甘蔗種植機正以厘米級精度開溝起壟,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下種、蓋膜、覆土等工序,種植效率較人工提升20倍以上,這幅充滿機械化的春耕圖景,正是廣西鳳糖以科技驅動糖業全產業鏈升級的生動縮影。
近年來,廣西鳳糖大力推廣甘蔗從種植到收割全程機械化,通過分段作業和一體作業協同增效的現代化生產體系,破解傳統種植、收割難題,為蔗農打開了一條“省力又增收”的致富新路徑。下一步,鳳山糖廠將加快水肥一體化灌溉工程建設,進一步提升農田水利灌溉效率及節水效益,使甘蔗生產擺脫“靠天吃飯”的不利局面。
農務先鋒隊:扎根泥土的“甘蔗衛士”
在科技賦能的背后,鳳山糖廠農務科用腳步丈量著“甜蜜事業”的每一寸土地。每天清晨,農務科的技術人員便深入田間地頭,開展移蔸補苗、土壤墑情監測、地膜調配等工作,他們將農藥與肥料科學配比,既防蟲害又促生長。
“甘蔗種植的關鍵在于精細化管理,我們要確保每一株苗都能健康生長?!痹诖焊P鍵期,農務人員每天巡查蔗田,記錄生長數據,并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管理措施,確保缺苗區域及時補種,弱苗區加強水肥管理。此外,他們還定期組織蔗農培訓,推廣甘蔗提質增效“八項技術”,幫助蔗農掌握現代化種植方法。
當前,東泉種畜場1300畝甘蔗已全部完成種植,從太平到東泉,從單點突破到雙核聯動,鳳山糖廠通過“良種+良機+良法”的三重創新,以“一根健康種苗、一套機械裝備、一群扎根田疇的奮斗者”,詮釋了傳統產業新質生產力的轉變,更為光明食品集團“產業攀升、主業利潤倍增”行動計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廣西鳳糖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